一整個意料之外的八月份
原以為確定要來的PM,結果說不能來,原本八月要來幫忙的工程師,結果也是卡到一些事情無法進行。八月份的進度規劃,是要把金流整合完備,以便九月份正式進入推廣服務及尋求合作的階段...
話說七月中的時候,網站架構雖然建起來了,也可以Demo,但是實際上這個網站的機制仍不完備,一方面這時候已經需要開始尋求專案合作,以便在年底前讓公司有一些收入來支應開支,一方面網站的功能細節,也應該好好調整,把收費服務的機制做完備。考慮到人手不足,所以開始找些之前的朋友進來幫忙,打得是借用他們專長以捕初期之不足的如意算盤。於是我開始跟相關人員交涉,也在七月底前取得共識,這樣順利的話八月就能分工合作,我也才能專注在時程上而非細節...
想不到八月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PM突然不能下來,而我又已經安排好其他工作,原定的網站細節相關計畫不得不停擺,兩個小工程師就這樣晾在那邊發閒,然後我加班加得快累死,回過頭來還要安排公司內部的作業細項。巧的是,原本以為已經趕不上而放棄的合作案,對方主動來電說還是有興趣(說來慚愧,因為太忙居然沒連絡,還讓對方自己主動來問...)所以又緊急追加了一項工作,而外包的案子又已經進入了關鍵的工作期,相關人員的工作效率卻出現相當大幅度的降低,所以這時候,我變成要天天追著要東西。原本是我推動了一堆工作要進行,結果卻變成了一堆事情回頭來逼著我進行,工作安排一整個變得很被動,總覺得每天都有人追著我要東西...
記得何社長書中有提到,管理者不該事必躬親,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而是要透過授權跟信任,把工作安排出去。儘管我很想以此為目標,不過也太難了。
為了確保交代的事情明確無誤,所以我盡可能的把規則都定清楚,包括每個環節的產出,以及開發過程的一些相關規範,但是我發現,規則跟規範這種東西,即使宣導了在宣導,講了又講,就是沒有人會記住。每次核對進度發現不合規則的地方,都要再度說明原因,甚至要說服他們去執行,但每次出現問題,再去檢查,就又會發現許多違反規則導致系統運作失常的地方。再者,連規則的應用環境,也是一大問題,當制定了某一規則,並且找一個範例說明後,大家就只知道該規則用於這個範例的實施方法,但是其他情況即使再怎麼雷同,也不會有人主動知道該套用相同規則,甚至也不會提出來發問,而是自顧自地用自己片面認知的方式去執行。
有點混亂,分門別類檢討一下好了:
ㄧ、Printii服務(10%)
這是我目前主推的服務,在我布落格上面就可以看到這服務產生的東西。原定八月份的進度有不少項:
- 1. 修改後台界面,讓管理機制更完整且好用。
- 2. 調整操作流程,讓畫面呈現正常,並確保提供足夠的訂購資訊及完善的訂購流程。
- 3. 開發付費服務相關機制,以便之後進行收款服務。
- 4. 設計對業者宣傳用之文宣品,以便與他人合作時,讓他們可以有資料幫忙宣傳。
- 5. 製作合作提案相關工具。
- 6. 收集可合作對象清單,以便逐一拜訪。
由於八月份的事情較多,所以上述這些計畫我分別找了三個有相關經驗的朋友幫忙,找一個PM負責評估產品的易用性,並提出需求要求工程師修改。找一個資深工程師,除了協助兩位工程師外,另外負責規劃金流機制。另找一位行銷人員,負責規劃產品的文宣品文案,以及協助準備合作提案相關的工具。
實際結果是:
- 1. PM因故不能來任職,所以易用性的部份停擺,工程師自行測試並找出問題以解決之。
- 2. 資深工程師後來協助突然加進來的iTouch系統客製化工作,所以金流也沒有進行。
- 3. 行銷人員因為產品不完整,所以無法順利提出文案。
於是,這個月在主服務上,又是沒什麼太大的進展,只是改了些問題,月底可能會有一份文案跟可能為數不多的拜訪清單。雖然沒什麼進度,但是這個月工程師跟著加班了幾次,我自己也忙到沒什麼睡覺,就因為這個iTouch系統的客製化工作,跟外包的臉書遊戲,而這兩樣東西,前者是合作案,所以幾乎沒有收入,後者是本來每個月也只有少許進帳,而且Delay還會延後拿到錢的案子。有時候我挺懷疑這樣的合作關係,到底是不是真的會有幫助,這真的是很大的賭注。
二、臉書遊戲外包案 (60%)
這個案子是我原本最不想做的案子,所謂的遊戲,變數實在太多,而且關鍵成功因素太難定義,專案範圍也難以界定,本來是希望能夠直接轉給有開發遊戲經驗的團隊,然後就放手給他們去執行。但實際運行兩個月後,發現規格無法有效地被落實,分工不明確,進度無法掌握,做出來的東西又缺乏狀態管理,只在各流程獨立運作會正常,架構下定義的維護機制又過於複雜。但這原本不是個大問題,因為據說即便是有經驗的開發團隊,突然跑來做遊戲,通常都是很快就能有東西出來,但是卻需要再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不等,才能讓系統穩定的運作。但是對我來說就是個大問題,這個案子為期只有四到六個月,而且經費並不多,且須在時間內通過政府審核,所以我必須確保他順利完成,或許不能保證好玩,但一定要把規格完成,使得我不得不導入有系統的規劃方式。
經過一個月的調整後,總算系統的架構及開發方式確立下來,工作可以分工進行,而且工程師也多少能夠按照規格做事了,不過這只是讓工程師可以工作而已,專案的核心工作是定義系統的功能,並產出規格,這當中需要決定相當多的細節,特別是遊戲,資料的關聯性相當的吃重,規劃起來也相當的不容易。而來自企劃的資訊,多半是基本的需求,或說期望,離規格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所以我原本將需求轉成規格的工作,依然是我必須進行。而由於工作方法有變,工程師並不瞭解,也不習慣新的工作方法,所以我也必須花很多時間說明、溝通、檢查甚至是參與開發。弄的我又參與太多細節,大家卻抓不到重點。
工作模式的建立是很辛苦的,說實在的在外包人員身上花那麼多時間實在是很浪費,而且花那麼多時間,自己的主業反而無法照顧好,只能說遊戲是我永遠的痛,下次要再接,除非有十倍以上的利潤,不然我真的怕了... 錢少費時又麻煩,還高風險,真是見鬼了...
三、iTouch無線點餐系統(30%)
這套當初三四十萬一套的系統,之前賣的時候花了不少時間開發,成本也很高,但是想複製這個經驗,重複銷售時,才發現這對大部份的餐飲業者來說實在是很有挑戰的數字,而他會那麼貴,最主要都是硬體的價格,光買齊那些設備,就要花掉不少錢。儘管這是一套很屌的機制,但是毛利低的話,賣便宜很可能不敷成本,賣貴又沒人買得起,要決定到底多少是剛好,實在是很大的挑戰。
由於當初這套東西是設計給作吃到飽的店家使用的,所以他也只能適用於特殊的環境,而且缺乏一些普通點餐系統擁有的機制。加上台灣有相同規模的同類業者還真的不多,我們能服務的範圍也很受限制,所以我們還滿需要為他另闢一個開闊一點的市場的。而這次透過跟台北的朋友合作,主要目的是因為他們正好是另一種餐廳的形式,而且也願意超出自己實際需要去採用這樣的系統(他們的場地實在是沒有用無線的必要),所以我把他看成是一個合作的機會,這樣一來在台北也能有一個Reference Site,對我上台北推廣也比較方便。同時也藉此發展一些過去欠缺的功能。
不過,也因為大家是湊合起來的,所以有很多細節變得很零碎。一來為了節省開支,另外也為了增加功能,在各方面有不少的連絡協調工作要做。加上還要去北部場勘、施工,有許多工做都是在很勞民傷財的狀況下完成的。目前這套系統只剩下主機還沒安裝,預計九月一號在台北上線,而流程還有些許要調整,希望這個投資會是值得的。
下個月
八月份無論如何也快過去了,PM也總算可以在這週到任,雖然往前看公司的營運還是有許多挑戰,但最近慢慢又有些新的案子跟機會可以參與,希望能藉此把服務做起來,或是至少讓公司能夠Cover掉自己的開支,派大星我,在管理上又磨鍊了一個月,希望下個月能夠比這個月更有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