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這裡沒什麼人知道(應該只有忘年聚的朋友),偷偷在這邊講一下沒辦法說出口的事情...

 

  我有一些朋友,不錯的朋友,由於他們非常看得起我,時不時會跟他們自家老闆提起我做過的一些事情,不過可能有點太誇大了,使得聽過的人會莫名其妙地想拉我進他們公司。而我戒慎惶恐,一概都拒絕了,其中有我自信不足的理由,也有其他說不出口的理由。

  我會跟這些老闆談話,聽聽他們的想法跟觀點,然後都有一些共通性,相對的這些共通性,就是我拒絕他們,寧可讓自己窮死的主因。

 

理由一,希望我解決不是我能解決的問題

  我大概知道我的專長,除了把複雜的事情變成簡單的架構,跟把簡單的想法變成複雜的做法外,由於我一直逼自己做規劃,所以雖然不是特別出色,但是我多少還能做,技術方面也滿能夠定規格開API讓工程師照著做,讓事情穩定地進行。

  但是,過去的工程師沒辦法承諾明確的結束時間,常常一拖再拖,我也不見得能馬上改善這點,因為這其實是決策者的問題(原因寫在加班那篇,不想看字還可以到我粉絲團去看影片版)。

  「過去的工程師固執不好溝通」
  我雖然看起來可以溝通,但其實我是世界上最固執的工程師,目前為止還沒有幾個人可以在溝通的過程中改變我的想法的。

  「工程師本來就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結果後來發現他通通沒做到?」
  換做是我,坦白說我也不知道所謂的「應該」怎樣,到底是誰定的,工程師何以得知這個資訊?

  我沒辦法跟用「慣性」思維做事的人一起共事
  因為在我的世界裡面,都是先有目的,再有規則,不會有什麼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但我很清楚這種觀念,如果已經在決策者腦中,那就沒機會改了。

  我沒辦法處理「假設」性問題
  除非確定問題是什麼,不然我不會有方法可以解決,但是決策者找上我的時候,往往已經把問題「假設」給某一個對象了,那麼當我看到假設以外的真正問題所在時,我知道我擁有的解決資源會少得可憐,沒有決策者的支持,什麼也別想推動。

 

理由二,如果我現在做的是蠢事,那何以認為我進去你公司就會做聰明事?

  因為這樣說很失禮,所以這個理由我從來不提,不過我一直都很納悶,每次我講到我在幹麼,在對方眼中都好像是在浪費生命,沒有意義,也沒有價值。但我卻是在進行我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假設,假如我真的絞盡腦汁在做沒意義的事情,那我能耐也不過如此,怎麼可能到你公司就會有一番作為呢?唯一的可能,就是我進去當個聽話的小孩,不要絞盡腦汁,老闆說什麼我就盡力去辦到,老闆不說我就老實做份內的事情。但我搞不懂的是,要找一個能夠按照老闆說話做事的人,說一動做一動,那種人多得是呀?而且也沒有我這種怪脾氣。

  好吧,另一種可能就是,我雖然有能力,但是一時迷了路,需要有個人指點,帶我回正途。那麼這樣說起來,這裡頭所講的能力,應該絕對不會是決策能力,或判斷情勢的能力。因為如果我能夠不斷地審時度勢,怎麼可能迷路那麼久,當下又聽不懂勸告?如果真是如此的話,就算我進了公司,跟在老闆身邊,聽老闆說得,看老闆做的,慢慢學習,我真的有可能學到決策能力嗎?

  坦白說這種事情我做了三年了,我發現就算我在怎樣想跟老闆共體時艱,我永遠都是一個過度積極的外人,到頭來,老闆可能覺得我要爭權力,不能安分。那麼,我要再賭賭看下一個是不是比較好嗎?

  我很清楚,頭上有個人頂著,在下面亂叫沒有壓力,也沒有負擔,再怎麼樣積極,訓練出來的審時度勢能耐,都會少掉一塊,那就是處理不可理喻的壓力那一塊。老闆永遠是保護傘,因為公司垮了,我怎麼樣也沒辦法比老闆晚落跑... 那種壓力是完全不同的...

 

理由三,我不需要舞台

  學了幾年天文,跟一點點宗教,加上我的偶像是蘇東坡,對我來說,人活著有出名跟沒出名的差別,跟有沒有成功是無關的。我只想知道,我能做到什麼地步,一但我站在他人的平台上,我根本就沒辦法知道自己究竟成就了多少,要如何更加長進。站在看台上要看得更遠,唯一要做的就是站起來,可是一但我失去了看台,我能知道怎樣能回到一樣的高度嗎?

  我第一間公司曾經聘請了兩個很厲害的人物,一個是來自某大公司的業務經理,一年有一千萬的業績,所以老闆想請他來我們公司,幫我們把產品的業務做起來,可是他來了以後我們沒辦法給他產品比較表,優劣分析,產品特色跟潛在客戶名單,老闆認為,他那麼厲害,應該要能自行規劃好,所以他唯一得到的資源,就是一台IBM的Notebook。結果呢,他所需要的所有行銷資源,都是我起草的,另外也為他做了一個購物網站,而他能做的,就是從我給他的東西去改改說法,修飾一下英文。他不知道如何從無到有去研究產品的特性跟價值,去瞭解市場的概況。雖然這些我也做不到,不過我們以為他可以。直到他連網站名稱,都想要找全公司一起開會決定時,老闆總算也受不了了。結果據說老闆只有給他一半薪水,後來那台筆電也收回來了。我想他可能覺得我老闆很機車,不過我倒是可以體會,這種不但沒貢獻,還浪費大家時間的服務,誰願意爽快地付錢?(後來聽說一千萬的業績,扣掉貨運成本跟一些相關的成本,利潤其實也沒剩多少...)

  另一個厲害的人物是待過易利信的副總,他一來就是行銷副總的職位,而且第一天弄了一個相當精彩的市場分析,把大家都嚇呆了。不過後來,在規劃家用監控產品時,跟我吵了一架。因為他堅持老人家不會設定E-Mail,所以要把這個自動化,做好後,甚至希望把這個機制加到每個流程中,因為他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特色,但我卻冷冷地跟他說,這是監控系統,即使是家用,也是家長用來照看老人跟小孩,不會讓老人小孩自己使用,同時,EMail只是補助功能,在監控來講並不是重點。在他沒話說的情況下,脫口而出說他是副總,這麼簡單的要求我都不能照做,我回他說,我只聽老闆的話,他就氣到掛電話了。

  其實我很佩服他的簡報,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要怎樣弄出那些市場分析的資料,而且銜接的那麼完美,不過,頂著大公司光環的他,卻沒有去瞭解我們產品的本質,也沒有去研究使用者的環境,跟實際的需求,只是把自己的困擾當成使用者的困擾來規劃(因為他是老人,有設定EMail的困擾),同時也不知道如何跟「老兵」相處,這種種的問題,使他非常得不順暢。(是的,我對他完全沒有歉意,不過我內心還是很尊重他。)

  後來他負責發展新的產品線,結果因為太在意包裝跟外表,忽略產品本身的功能,重視外觀品質,但卻沒有在意時程,到最後開案失敗,公司損失四十萬左右,這點讓我很心痛,也很灰心,因為當初老闆增資是希望有更多的資源讓我們好好專心把產品做好,結果我們非但不能專心,還把錢浪費在失敗的包裝上...

  前述兩位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他們的數理能力跟邏輯能力都很好,如果我跟他們一樣的環境的話,也不見得能有那樣的成就,但是何以大公司的高手,會變成小公司的毒瘤呢?這並不是他們自身的錯,而是我們想要套用大公司的經驗,卻沒有大公司的能耐所致。

  同時,這兩個案例也給我很大的警惕,所謂的舞台,究竟帶給我什麼?這些舞台效果跟光環,在換了舞台以後,還能照亮我多久?

 

理由四,我受不了和樂融融的環境

  有的人很喜歡公司的人玩再一起,大家都很會搞笑,辦公室內充滿笑聲,這的確是令人嚮往的環境,但是因為我苦太久了,實在沒辦法再公司那麼放得開,到頭來更顯得格格不入。我說過,我喜歡認真,可是偏偏有人認為,認真你就輸了。我可以接受樂在工作,享受工作的挑戰跟成就感,從中獲得樂趣,但我無法舒適地待在一個打打鬧鬧,大家都開開心心的辦公室。當然,如果可以融入的話,我也覺得那是不錯的環境,但很遺憾的是,在那種環境中,強顏歡笑,違背了我的本性。

  像我也沒辦法參加那種,大家明明不熟,還要在那邊硬是喝酒聊天裝開心,聊的話題只有誰喝了幾杯誰沒喝這種。我發現我生活中並沒有累積那麼大的壓力要去釋放,而且大口喝酒胃會不舒服...

 

  其實這些理由都還挺怪的,我自己也無法搞懂,但是就是想這麼做,從來都是拿很低的薪水,一直不能好好照顧家人,不斷地往錢少事多的地方去鑽,我有時也很難解釋自己為什麼要放棄那些機會,明明可以過得更輕鬆一點,不要太認真,可以領多點錢,可以照顧家人,可以輕鬆過日子,不用負太大責任。但是我骨子裡,總是任性地想要,在短短的一生當中,盡量去嘗試不容易辦到的事情,就算沒成功,至少我踏出腳步...

 

 

理由五,如果我不覺得有挑戰性,那我就不會去做...

原諒我一生的時間,只想任性地為我的興趣而活...
而我的興趣,就是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派大星 的頭像
    派大星

    派大星練功房

    派大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