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定要完成的目標,至少產品上線這點已經完成了,

至於把非核心業務外包,顯然是不太容易,為了把產品上線,得提前把注意力拉回來核心業務,

非核心業務外包人員一時也還沒辦法把進度交出來,只剩下催促再催促的工作...

至於三次的 Presentation 目前只安排了一次。

 

這幾天發了一些脾氣,當產品要上線時,才發現一些流程沒有注意到,

在購物車的列表中,點了訂購,沒有顯示訂單明細,也沒有讓使用者填寫連絡資料,就直接跳回首頁。

本來我在想,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流程,任何有在消費的人都應該要認知到這點,

怎麼會在這裡缺少那麼關鍵的東西呢?

 

如果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確實很容易就能發現問題,

不過在我火大地數落了工程師一番後,冷靜下來一想,其實這也不是他們的錯。

 

原本在我這裡工作的工程師,就是被要求規格怎麼開,他就怎麼做,

但是當我交接這段規格的時候,並沒有明確地定義所有步驟,

雖然我有給他一個範例,但是也沒有完整操作給他看,只叫他研究一下,照著做出來...

 

一來規格交代不清楚,二來畢竟這工程師也不過世應屆畢業,

沒有足夠的社會歷練,當然沒辦法從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

從工作者的角度來看,他已經盡其所能地去完成任務,

目前發生的問題,是他再怎樣也不會注意到的...

這種情況下,給他難堪,只是刁難,不是激勵,負面效果大於正面效果,

他或許會記取教訓,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笨,並且想要更認真地去做好,

但是,下一次可能又有哪裡做不好被念。

這樣循環,久了就放棄了...

 

從這個問題來檢討的話,

之所以沒有交代清楚,是因為非核心業務導致我自己失焦,沒有盡到管理者應盡的責任,

之所以要上線才發現,是因為過程中沒有認真做好查核進度的工作,

只要求回報,沒有檢查,這跟不知道進度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在人力吃緊的情況下,還是得儘早提升工程師自身的規劃能力,

所以讓工程師自行規劃是必要的,但是查核的時間點跟態度,並不是在我現在這個時機,

而是在工程師規劃好的時候,或是剛建構好的時候,就進行查核...

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好查核的話,事後發現問題再給與壓力已經於事無補了...

 

剛才Demo程式給大老闆看得時候,突然發現之前交代這位工程師規劃的產品介紹頁,

顯然是有下過工夫去做的,裡面把產品的特點分成幾個大綱明確地說明,

而且這些大綱還是他自行分析,歸納出來的,

這工作他就做得很完美,方向正確,而且從對的角度出發,

但我卻這麼久才發現,明天應該好好褒揚他補救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派大星 的頭像
    派大星

    派大星練功房

    派大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