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月份的台北展,各方面都是收穫良多,不過可惜的是,花錢學經驗,這錢還是得設法賺回來,所以從那之後我就不斷地在動腦筋啦!

這當中有幾個有趣的新發現:

  1. 發現 iPad 點餐系統,比 iPod Touch 點餐系統來得多
    大部分的人都只注意到我們口的iPad 2,但不太在意我手上的iPod Touch,因為iPad 2是最有噱頭的,而實際上,很多人來跟我說他有看過別人用跟我們類似的系統,其實都是看到iPad,這一點實在太有趣了,因為iPad的案子,都是為了酷炫,為了噱頭,所以開發iPad的廠商,絕對不會想要去開發iPod Touch,加上他們也不會願意便宜地賣iPad的系統,畢竟他獨特又少見。而這正是我很好的一個切入點,因為我們不是為了酷炫才採用iPod Touch,而是基於實際上現場的經驗,才挑中iPod Touch,因此我們不會設法去把東西賣貴,相對的,使用iPod Touch系統,成本不但比PDA低,而且效率又能比PDA更好,更不用擔心供貨問題,光靠這一點,我就不用擔心市面上現有的iPad無線點餐產品了。
     
  2. 發現 產品本身有明顯的區隔,對手(或朋友)會主動找上門
    我相信大部分的同業來到我攤位美其名是要來談合作,實際上不如說是要來了解一下市面上怎有這種奇怪的東西,想來看看他的殺傷力如何。這點過去在監控業就有心得了,目前就算我對產品多有信心,也不能跟這些大哥們為敵,畢竟他們有那麼多業務再跑,所以遇到這些大哥們,我就會突顯我們只是小綿羊來餬口飯吃,吃得飽就好,沒事只會踢踢腿,不用太擔心。一來可以卸下對方的心防,二來或許也可以開啟一些合作機會。而事實上,我也沒打算去爭奪POS市場,畢竟這塊大家都很有經驗,而且也已經惡性競爭到沒甚麼利潤可言了,對我而言,只有那極少數很需要靠這樣設備賺錢的業者(通常是本身很賺,需要賺更多),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而他們往往是那些大哥們的奧客,所以我們只是撿吃剩的骨頭,互不侵犯。
     
  3. 發現 廣告是效果最意想不到的投資
    我以為聯合報的廣告會有一點效果,結果實在是浪費錢!
    我以為透過發放優惠券可以幫朋友的餐廳介紹一兩個客人,結果好像也沒有人真的拿去用!
    我以為光靠二十張邀請函起不了甚麼作用,只是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居然還真有人看到邀請函就想要買一套回去用?
    我以為來匆匆來拿走DM的多半是對手,沒想到居然有經銷商就只看了那張就想要代理我們產品?
     
  4. 發現 遇到主動打電話來招攬廣告的最好三思
    那個聯合報的就是自己打來的,當然也不是報社本身,是報社委外的廣告業者,爛透了,東西弄很醜,篇幅小,沒效果。
     
  5. 發現 廣告信還是有人會看的
    有一個老闆就是看了廣告信打來要我去洽談的...
     
  6. 發現 隨便到一家店喊我要找老闆,就能見到老闆
    我去拜訪客戶的時候跑錯店,明明老闆就不姓黃了,員工還是幫我連絡老闆出來...
     
  7. 發現 拿掉比增加來得更有殺傷力
    來自一個吃到飽業者的需求,他說他只要能送單就好,不想要主機,這點給我很大的啟發,至於甚麼啟發,等我開發出來再說... 
 
新的市場策略
有了市場的訊息後,我總算比較能用數字說話了,就在九月跟老闆的一次會議裡,我總算讓老闆看到賺錢的希望了,而那一份簡報裡面,沒有任何的特效,只有簡單的四張投影片,告訴他們我如何東西只賣十分之一價錢,但利潤卻會是以前的三倍,而且不但可降低服務成本,同時還可增加銷售範圍。
 
而這個新的市場策略,也獲得了老闆的業務夥伴的肯定,不過我自己知道,要到那一步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接下來的執行方針就改變成這樣:
  1. 設法降低產品成本,以增加經銷商之銷售利潤
    M$ Server 2008 太貴了,所以我得要設法讓軟體能在WinXP上運行,同時,採用網路列印伺服器來連線的成本跟直接用RS232的連線成本差了整整六到八千,所以我們要設法讓軟體能在RS232的連線機制下穩定運作。
     
  2. 建立銷售流程,確保銷售管道
    一直以來我只有軟體的定價,但沒有訂出經銷價,以及軟體授權的規則跟控管授權的方法,不過,管理授權的機制我故意忽略不做的,因為在能夠找人經銷之前,做那種機制是自作多情,加上我過去就有過開發類似機制的經驗,所以也預計在洽談的過程中就能夠實作出來,而現在,正是該建立這個機制的正確時機。所以我唯一要擔心的,就是該如何定價,以及如何提出經銷合適的條件跟經銷商洽談。
     
  3. 安內攘外
    在參展前我的人已經走光了,不過,經過一番評估後發現,其實整個年度的營收都是靠我跟這個留下來的工程師撐的,後來找來的人的幫助非常的有限。所以我想與其投資在不確定的對象上,不如好好照顧好根基。因此我又跟工程師討論,請他在多協助我一陣子,至於他對工作環境不滿意的地方,反正我們就兩個人,可以一起來改善。而他也答應了,這樣一來我在外征戰時,就可以有個安心的後盾。說真的,員工也是非常重要的夥伴,技術、能力是其次,最難能可貴是有好的態度,這點我真的要感謝上帝,也要更加珍惜。
九月份整個談下來,其實並沒有實際談成生意,而且實際上也錯失了幾次機會,不過,經過了這個九月,我慢慢能掌握當初問何社長那個問題的答案了。
 


忘年聚時,我問了一個問題...

「我不斷地被建議要有計劃,要提出方案,我也不斷地去試著去提出方案,但我總是不能說清楚投資跟獲利的關係,究竟這要如何做到呢?或者,這真的做得到嗎?」
 
我想九成五的上班族大概都會覺得我問了一個笨問題,這不就是講你要花多少錢,然後要怎麼賺回來而已?

呵呵,請看倌們自己寫一份看看,然後看你敢不敢辭職去執行他。我發現這點即使是對於已經擁有一間公司的老闆,也不一定那麼容易做到(如果有誰公司,老闆會寫營運計劃給你看的,也請讓我知道一下...)。

我們都很會說「等服務上線後,讓消費者免費使用,然後跟廠商收錢」或「我東西比較便宜,以量制價,然後去跟廠商談更低的價格」,但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你如何維持公司營運,員工的薪水怎麼發?營運的費用怎麼付?跟廠商要談多少抽成才合理?要怎樣跟廠商收費?月結?年費?且就算你把成本都Cover完了,那你能有多少利潤?利潤足不足以推動整個事業成長?
 
我前面提了一堆問號,如果是過去的我,會找來一堆答案,一個一個回答,但其實,如果真正懂了的話,答案只有前面說過那短短的幾個字:

我東西只賣十分之一價錢,但利潤卻會是以前的三倍
 
這句話基本上就回答了大半的問題了,剩下的問題,根據這個就都有資源可解決了。不過說真的,這句話不是那麼容易講出來的,我花了兩年半才說得出口,但目前,我也只到說得出口的階段而已,路還很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派大星 的頭像
    派大星

    派大星練功房

    派大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