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了成品之後,生意比較好談了,可惜我好像選了一個太大的題目,感覺什麼生意都能跟我的營運方向扯上關係,最近在合作跟準備合作的夥伴都會告誡我,要專心。
在我的心目中,在很早以前是真的就有一個完整的圖像,只是,由於講出來都是笑話或夢話,所以我從來都不輕易去講。就算真的講了,其實也沒有人聽得下去。不過,最近慢慢有感覺,事情變成越來越多人想做我們當初想做的事情,甚至有人動作更快,已經弄出一番規模了。這當中有一樣是創業的,也有直接從大企業重金投資的。儘管目前都還沒有人真正成功,但回顧之前的質疑,至少,現在我知道,證明這件事情成功與否的關鍵,握在自己手上,掌握最單純的需求,提供長遠的服務,把生意做起來,只要能想方設法活下去,這一行必然有成功的一天。
關於我的事業
我挑選要投入的產業的標準,是「不求炫」「不求噱頭」「不靠廣告」「基本且必要」。我想把所有的技術,很炫的科技等,通通都藏起來,不需要特別,不需要超群,不需要全球唯一,但是要可靠、穩定,你可以不在意他的存在,但卻不能沒有他的存在。同時,我也希望提供的服務,是帶來歡樂的,是積極的,進取的,共榮共利的。
拿我之前待的監控業來說吧,監控業的本質是搭建在人的不信認上,當人越不信認彼此,監控業越發達,這樣的事業目前有很高的產值,但是誰能夠以監控他人為傲呢?其他的產業也是相同,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有機會引以為傲的事業,可以樂在其中的事業。
當然,賺錢是主要目的,任何大事業,都要有穩定的動力不段地推動,才能夠永遠地持續下去,而初期最基本的動力,就是基本需求不虞匱乏。
其貌不楊的創意
當時我手邊有的作品,有監控系統、電子地圖、電子白板、點餐系統,其中以點餐系統最無聊,也最沒創意可言,但是在我當兵那陣子,我一直對點餐系統內的一樣技術非常有興趣。就是在客戶端網頁上點選,然後在伺服器上印出來。
通常需求是在哪裡瀏覽,就在哪裡印,誰也沒想過,在伺服器上列印能幹麻,但是多虧我高中好友的創意,當時他接到點餐系統的案子,問題是他不熟什麼Palm系統,什麼通訊協定,網路程式之類的,最熟的就是寫網頁,因此他規劃了用PDA讀取網頁,來當作點餐系統。以當初的網頁效能來說,這樣的架構不算什麼殺手級應用,畢竟點餐的現場很強調立即回應,但是當時我發現,如果用來賣披薩,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大學時代常會定披薩,而且都是上網看有哪些吃的,然後在打電話過去,問題是打電話其實對宅男來講,就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雖然後來可以在網路上定,不過當時似乎是有專職的人在電腦前面等網路訂單,由他統一將訂單轉到各分店,這要是遇到中午或晚上時段,定的人一多,肯定忙不過來。那時後我就想到,點了就印,這是多個乾脆直接的流程呀,比起找個人不斷在那邊等機器響,或是不斷在後台檢查有沒有新訂單,成本要低多了。對大公司而言,訂單量多,養一個人無所謂,但對小公司來講,網路事業剛起步時,久久才有一次單,如果可以直接印張單出來就能處理,那就跟收傳真一樣,單純多了。
當時我就想到,在這個世界真正無紙化前,那是一個相當平易近人的Solution,我當時判斷三到五年內,網路蓬勃發展,但下單機制一直很麻煩的情況下,是有商機的。不過隨著我入伍、工作,幾年之後,替代方案出現了,但並沒有完全扼殺這個機制的機會。
問題仍然存在
目前可以想到的替代方案,就是智慧手機加上EMail,只要店員身上帶個手機,有人在網路上訂購,就發個簡訊或Mail通知,然後去電腦上看是誰下的單,或是乾脆點直接整合在店裡面用的收銀系統上,就可以平價達到一樣的效果了。不過,目前不太可能送給員工那麼高價的智慧手機,而且Email的資料還是要抄出來比較方便,POS系統,則是毛利已經夠低了,沒有人覺得再去弄這個,會有足夠的附加價值打贏競爭對手。
而在這段期間內,我那足智多謀的高中好友,又想到了用傳真機比用印表機更實在,這真是個絕妙的搭配,雖然我們的架構像傳真機,但如果就真的用傳真機,那不是更妙?
傳統的業者,用傳統的傳真機收訂單,看傳統的紙本,但是傳真機的對面,是新穎的網路消費者,上班族,沒事就能玩玩web game,看看新聞,定定團購。沒錯,我們應該提供消費者,他最便利的訂購工具,最容易取得,最不容易出錯的下單流程,同時給做蛋糕的老師傅,做便當的大嬸,最親切的傳真機,看不出任何高科技,但卻能實實在在地讓科技帶來便利,這就是我要的,低調的高科技服務。
長遠之計
當然,當初沒有直接去創業,除了身上根本沒錢,只有負債外,同時對事業的進行也沒有概念,沒有那樣的信心跟資本直接跳去做生意,所以剛開始工作,我就去了最能接近決策層的小公司,跟著老闆一起跑,一起闖,一起經歷草創階段的種種。當然,創業的艱辛,不是作為員工的我們可以完全體會的,儘管我當時做的東西再多,但也不過是公司營運的一小部份,但能做多少,就學多少,能多做,就盡量多做,盡可能累積經驗值,事實也證明,對我後續的發展很有幫助。
就在公司開始成長,我作為員工越來越沒機會瞭解決策層在想什麼的時候,我就差不多也準備要創業了,不過那時後因為賺的錢少,沒錢,而我高中同學又還在當兵,所以,當時就決定在沒有任何人介紹的前提下,偷偷去找間大公司試試看,瞭解一下成功的公司是怎樣經營的。當時我談了安捷達,新光跟建騰創達,都是很有規模的公司,也都有很不錯的願景,當時我的目標是,累積經歷跟金錢,所以雖然三家都有錄取,但是安捷達沒有產品,而新光則是離核心事業太遠,所以選擇了建騰創達。
說真的,在建騰創達的經驗相當寶貴,讓我有機會驗證許多東西,也學到很多觀念。我實在搞不懂怎麼會有人不想去參加跨部門會談的會議,特別是可以直接瞭解大老闆的規劃的會議。所以每次月會,跟每週四晚上的例會都很有興奮。月會基本上是一場秀,對工程師感受比較不深,但是對管理業務來講,是一個很好的舞台,有一定程度的壓力跟激勵的效果,如果我日後有業務團隊,我也一定要好好學學這一套。但是最重要的是在例會中,才能真正體會策略、時間跟甘特圖的關連。可惜在那樣優渥的環境中,本該做出很了不起的產品的,但卻因為種種因素,拖了一年半一事無成。雖然很無奈,但所幸正好有機會把事情交棒出去,我就趕緊溜出來創業了。
當然這段時間我也沒有閒著,光靠一個點了就印就想做一輩子是不可能的,核心事業得要跟更基本的需求銜接。而在之前的經驗中,也不斷證明,只要能夠專著在末端消費者心中最基本的需求上,就能夠避掉很多無謂的成本消耗,所有特別的,創意的,噱頭的事情,都可以用「業務解」去妥善調整,就算一時在噱頭上輸了,只要基本功做得好,跑掉的客戶遲早還是要回來,而且還會更忠誠。當時老闆講了一句我暗自拍手較好的話,要專注做「要命的」生意,而不是「要爽的」生意。
要命的生意
過去,現在,做網路賺錢的,很多都是做廣告,這點說實在的高手已經很多了,再加上Google AdSense這招,實在太強了。但是說到底,我相信就連Google也很想把網路交易的部份也吃下來,就像目前眾多蓬勃發展的商城一樣,交易平台、金流服務等都一直有人在推動,只要能幫助賺錢,大部份的人都會願意支付一些費用,或是有所投資。我相信,這方面的生意就是要命的生意,其實,好的,有效的廣告也是,像最近發展得很熱烈的各種優惠團購的機制。這當中有短期熱潮,也有不變的真理。
我想,不管世界怎樣轉變,大家都依舊需要做生意,所以跟商業活動有關的事業,通常都會有滿大的規模,這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在對照我手上的下單機制,今天我可以透過把數位資訊轉成紙本資訊來提供便利的界面,只要仔細研究,肯定也能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便利的工具。一方面,若是能把交易所需的資訊整合在一個統一的平台上,但同時又能夠串聯各種現成的廣告平台或交易平台,那麼供應商只要面對單一界面,但卻可以作成許多不同賣場,或是部落格上的生意,相對地就更能根據自身的需要,彈性調整合適的業務推廣平台。
所以,我想要做的,是一個下單平台,以這個平台的服務為基礎,把所有交易資訊統一起來,變成相同的規格,制定統一且開放的API,然後,看是要自己發展延伸服務,還是跟廠商合作,提供穩定的資訊平台,都有機會形成不錯的交易。
當然,就如前輩講的,這是很有規模的企業才可能做得起來的生意,但目前看起來,好像還沒有人傻到去做這種事情,所以儘管這是種近似於癡人說夢的夢想,我卻深深地覺得值得不斷地嘗試去促成他。而去年我平台建置好後,也開始發展各種運用,第一階段是部落格購物車,然後是Flash API,最近則是開始把服務整合到POS系統,接下來則是藥盒到我們開發的iPhone App雜誌上,同時也發展IOS的API。慢慢地把每一個拼圖,一塊一塊的拼在一起。
笨蛋的做法
雖然我還沒辦法證明,不過我認為這門生意要做起來的關鍵,在「笨」,因為這個業界聰明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有能力獨自做出一片天地,創造自己的商業流程,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但是這樣的聰明,並不會讓消費者或供應商更方便,對他們而言,不管用誰的服務都是一種賭博,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畢竟一個不小心,這些小業者要虧掉的可能是大半的積蓄。當然,商業的東西我不懂,但是光就技術來看,如果去找一群很厲害的工程師,搭配一些很有經驗的PM,規劃一系列很厲害的API,肯定會因為架構做得太複雜而讓推廣變得困難。要較聰明人做出笨蛋都能懂得東西,太侮辱他們了,而且他們領薪水自己也會不好意思,所以越是大企業,越是有心想要推動這個業務,就會做得越差。
業界,有各種衡量績效的工具,有各種刺激技術發展的活動,有創意發表會,有創新研發補助計畫,各種創造跟流程改善都不斷地被推崇,但奇妙的是,沒有人會因為簡化而得到獎勵,因為簡化而得到補助,許多業者只在花廣告預算的時候,才真正去研究消費者需求,對研發人員來講,沒有一個人在意消費者的基礎需求,只在意自己的薪水跟保障是否合理,自己是不是最強,程式的寫法是不是最屌,技術是不是最創新。
我很慶幸這個世界上充滿了聰明人,這才讓笨的人成了特色,雖然要靠笨成功幾乎是不太可能,但是光想到這麼有挑戰性的方法,還真是不由得讓我熱血沸騰呀!!!
我一點也不擔心有什麼商業Know How被偷走,畢竟這並不是三兩句說說就可以弄得起來的,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有誰聽了這種愚蠢的想法,還覺得有機會的話,那何不找我一起來弄呢?畢竟我耕耘那麼久了,總比從零開始來得快,另一方面,我也不是那種很會推敲怎樣在創業夥伴身上偷到利益的聰明人,你不要騙我就好,不用擔心被我騙。要做就做到全世界,有興趣參與笨蛋行列的,一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