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又重新發現新的問題

 

就是自己的腦部同時進行訊息輸出跟彙整的過程中,會有闡述完概念,忘記目的的問題。

原因一方面是腦部運轉速度變慢了,另一方面也是其他感官單位時間內能獲取的資訊量比以往更多所致。但不知道哪個變因的影響比較大。

 

背景:溝通工具與訊息傳遞效率的關係

如果把人腦想像成一個獨立運作的系統,感官是我們的輸入設備,語言、肢體、表情是我們的輸出設備。當我們想要把一個完整的概念,從自己的腦中,傳輸到另一個人腦中的時候,首先要面臨的問題是,透過口述,只有一分鐘 160 個字左右,而在我們說話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腦中的概念壓縮編譯,讓對方解壓縮解譯,由於編譯跟解譯的規則,受到各自具備的知識、關注的重點及接收當下的情緒等變因影響,所以單位時間內可傳遞的概念,並不是可靠的 160/分鐘,甚至是更少。

口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接收端的快取記憶體,由於腦部處理訊息可能需要反覆驗證,但是如果對方接收資訊後,不是把所有字元完整記憶,那麼事後解譯的正確性就會隨時間遞減。因此,當利用語言傳遞資訊時,接收端通常不是記住內容,而是快速轉譯成自己理解的版本來幫助記憶,因此很多時候,發出訊息跟接收不只可能有誤差,甚至可能概念完全相反。

除了口述之外,我們還能透過文字、圖像等方式來傳遞概念,而文字跟圖片可以是在通訊軟體內片段的對話,也可以是一篇文章,或是一份報告,這些傳遞媒介也分別有不同的效益跟問題。

 

有關溝通工具跟適合用途,底下做個整理:

  1. 對話式口述
    1. 優點:低門檻,易於輸出情感、抽象概念。
    2. 缺點:易失真,效率低落,在保証接收端正確解讀這方面,超級不可靠。
    3. 適用:短週期訊息傳遞、任務微調、快速確認。
  2. 對話式圖文訊息
    1. 優點:低門檻,中等程度輸出情感訊息,可紀錄後查。
    2. 缺點:易失真,效率低落。
    3. 適用:任務微調。
  3. 演講式口述
    1. 優點:相對完整概念輸出,若輸出端表達能力良好,核心概念較能被正確擷取。
    2. 缺點:訊息量過大,接收端易疲勞,接收端只能獲取 10% ~ 20% 核心訊息。
    3. 適用:策略、核心價值、組織目標及大方向說明。
  4. 段落式文字敘述
    1. 優點:完整闡述概念,並有實體紀錄可反覆檢視。
    2. 缺點:產出跟接收效率中等,越抽象的情感或概念越難以表述。
    3. 適用:工作、任務簡述,快速協助新參與者進入狀況。
  5. 表列式文字敘述
    1. 優點:多角度描述,可交叉闡釋概念
    2. 缺點:容易閱讀疲勞
    3. 適用:定義規格、檢查表、SOP
  6. 投影片圖文簡報搭配口述
    1. 優點:組合多項溝通工具,聚焦核心概念,短時間內有效溝通概念。
    2. 缺點:不適合闡述細節,口述部份事後無法保存,但往往是訊息的核心。
    3. 適用:協作前期的概念、需求說明,或輔助議題討論
  7. 章節式圖文著作(含企劃)
    1. 優點:完整闡述概念,可事後檢視、驗證
    2. 缺點:產出速度慢,資訊量過大,接受端不易一次完整吸收
    3. 適用:大型多目標團隊,或時間跨度大的協作項目等,成員預期會產生異動的情況。

 

基於不同的可用時間跟目標成果,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可能複合式地運用各種工具來優化溝通效率。

 

問題:訊息擷取能力上升、彙整能力下降

隨著經驗、年齡的成長,觀察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支持這些能力所需的記憶、經驗、知識都有所增加,也就是說,做同樣的事情,腦中有了更多的資源可以參考。但並不是每個觀察到的訊息,或每個腦中記得的經驗,都有助於眼前的溝通,以至於想到跟表達出來的過程中,需要一點時間處理。而資料量越大,處理時間越長,甚至有可能出現來不及處理完,直接輸出,然後再輸出的當下,又接著反饋回腦中,接著處理,變成一種邊講話邊思考的循環。

在溝通的時候,邊講邊思考是很危險的,因為這過程很可能自己提出相互矛盾的概念,但接收端不一定能區別,畢竟對對方而言,他正在試著了解你正闡述的「一種概念」,因此通常不會預期這個「概念」其實仍在對話的過程中做調整。

單向的概念傳遞尚且如此,到多人 Brainstorming 的情況,因為具體的概念都還在形塑中,每個人拼揍的全貌也多半有所不同,因此很容易發生,大家討論的共識跟方向是接近的,但一些執行細節卻有認知上的差異。

 

心得:終究是人的問題

過去我曾經試圖鍛鍊,不管接收端能力、知識水平如何,或者有沒有做紀錄的習慣,透過我單方面的演繹跟努力,去確保訊息傳遞的品質有個大致的基礎。

這個做法當精神飽滿,對事情有熱情的時候,自然產出就會有一定的水準,一開始我會利用簡報來描述專案的目標、限制,以及當中較複雜的問題預期的解決方向,另外也會搭配表格及專案管理工具,列出需求、功能、待確認項目及初步的工作分配、時程安排等。而當需求明確時,再投入開發前也會完成初步的資料規劃、API定義及介面 Wireframe 的製作。

不過,即使規劃涵蓋的範圍很廣,隨著細節越來越明朗,自然會出現許多一開始無法描述清楚的細部規格,需要定義跟釐清。而一但投入開發,我自然也沒有心力去把每個細節都用同樣的方式明確定義,很多時候是在日常的討論回答問題,臨時做決策。

而往往就是這類決策,會引導團隊走向難以預期的結果,比如花一個月深入探討、研究跟開發一個實際上不需要的功能。

這點讓我相當苦惱,畢竟時間是寶貴的資源,浪費一個月不只是燒掉一個月的人事成本,更是產品完成的時程受到一個月的衝擊,進入市場的時間點晚一個月,競爭力晚一個月,這般的影響。

 

當我進一步檢討為什麼發生這個狀況,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我說的」

原來是我要求他們去做一個我不會贊同的規格,而且規格內的細節顯然不合乎使用者的期待。那揪竟這決策怎麼形成的呢?

一開始我歸咎自己的初老現象,畢竟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如以往,不過我從高中記憶力就不好,從來就不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人,因此我在做決定的時候,習慣會根據一套基本原則:

1. 首先不能違反公司的商業利益
2. 次之不能影響用戶的權益
3. 直接面對最難的問題才是最省工的做法
4. 在上述前提之下盡量讓架構簡單,藉此減少維運成本
5. 盡量採用貼近直覺的設計

通常這些原則不會隨時間變化,因此只要決策明顯違背上述原則,我多半可以判斷不是我做出的決定。

經歷了好幾個團隊,跟不同的人合作過,慢慢發現即使投入大量時間規劃、溝通,但認知失協情況仍舊會發生的原因,除了作出決策的這方要盡量確保資訊的完整性以外,還有很重要的是,接收端是否有關注資訊的正確性,跟檢驗資訊的能力,也是一大關鍵。

每當發生這類問題的時候,最常見的原因當然就是我做決策的當下,沒有把規格寫下來,如果我把規則寫下來,那麼原則就是由我保護,大家解讀規格能衍生的誤差就有限,同時如果他們做錯,只要核對我定義的規格文件,就一拍兩瞪眼,沒得含扣。

但探究更核心的問題,則是這些決策原則並沒有被正確傳遞出去,因為一但團隊成員都知道這些原則,自然在接收到違背原則的訊息時,會感到違和,從而有機會在第一時間確認並釐清。

而另一個問題是,團隊成員可能感到違和,但卻礙於內部溝通障礙,而不願意主動提出問題,進而讓問題發展到不可收拾,直到決策者發現。

原則的正確傳遞,本來就不容易,但更讓人痛心的是後者,即使再怎麼強調 Speak Freely,且從來沒有人因為提出問題被懲罰,但總是有人會怯於去面對衝突,勇敢提出問題。

最終,我們能做的,就是讓無法理解、認同原則的人離開,讓更多敢提出問題,不怕碰撞的人加入,把團隊的風氣跟文化,調整到正確的方向。而這一切要達成,只有一個辦法:

一套「持續汰換的人才招募機制」

 



團隊中不需要表面聽話但害怕檢討的人,
需要敢於提出意見且接受指教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派大星 的頭像
    派大星

    派大星練功房

    派大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