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發現,可靠跟負責是不一樣的。

對許多配合過的朋友來講,我算是個負責的人,對品質跟技術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做事情不輕忽隨便。一直以來,對自己的原則也是要求自己不輕易答應事情,但一旦答應了,就要執行到底。

責任是很邏輯的思想,會有這種思想,應該是源自過去自己興趣太多,但是對事情往往三分鐘熱度,所以就不斷地告誡跟訓練自己,要能夠堅持,一但承諾要完成什麼,就該堅持到底。

 

不過我發現,做生意不能這樣

我慢慢可以理解到,生意往來,重要的不是買到最好的,或是買到最便宜的,而是買到最安心的。不管誠實不誠實,心機重不重,有沒有欺騙或是隱瞞的成份在,這都不會直接影響到交易的成敗。最重要的是,客戶能否放心的把事情交給你。雖然這是信賴問題,但這個信賴,跟我們原本想像的信賴,意義是不同的。

一般我們理解的信賴,是指大家真誠以待,我相信你不會騙我,你也相信我不會騙你,所以信任是建構在行為上,以至於我們會認為,只要坦承面對,就應該被信任。這點只有在男女關係上適用,交易上,騙也好,不騙也罷,只要不傷害彼此的利益,又能讓事情順利進行,雙方就不會在意實際的行為是什麼。

另一種對信賴的理解,就是來自於能力,我們發展了許多種檢驗能力的工具,用來證明某個人在某個領域的可靠度,例如證照,獎項,資本額,過去經驗,成功案例等。這樣的信任,只是建構可靠度的極小部份,對初次見面的人有用,但是時間一長,這些機制帶來的效益就會驟減。即使過去合作的十個案子都很順利正常,但是合作過程中老是無法清楚交代成果,讓人感覺捉摸不定,無法安心,那麼久了也是會尚失信任。

 

所以所謂的信賴到底是什麼?

其實不用想得太複雜,信任就是一種感受,是人與人接觸互動下的感受,從動作表情行為談吐到各種合作互動的經驗,每一分每一毫帶給人的感受積累起來,用來作為評斷可靠或不可靠的依據。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多少都應該聽過他人口中對某些特定角色的不以為然,像是某某老闆,每次出去都是說一套,做一套,或是某某業務,表面裝得很光鮮亮麗,背後卻胡作非為等等的。可能當中有真的不理想的人在,不過事實上,大部份的人並沒有因為這樣的行為而喪失機會或朋友,反之,他們可能擁有更多的機會跟資源。

這邊講的不是唯唯諾諾,或是爾虞我詐,而是表現出超凡的自信,對於自己的言語跟決策,都總是充滿自信跟活力,但是面對問題,又懂得靈活變通,化解尷尬的局勢。

雖然實際上,事情不一定進行得那麼順利,成果不一定完美,但是,從安心開始的案子,跟從擔心開始的案子,他的過程跟結果即使一樣,也會造成相當大的差異。

不管哪種案子,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發生問題,但是,從擔心開始的案子,會讓小問題造成的壓力效果更加顯著,對客戶而言,會覺得是當初擔心的事情成真了。而另一方面,從安心開始的案子,即使遇到問題,還得讓你磨個一兩個禮拜沒弄好,客戶才會開始擔心。

 

所謂的可靠

現在我更瞭解到,所謂的可靠,或說商業上的可靠,跟品德、誠實、能力的關係都是間接的,最主要且直接的關係是建立在人的整體的表現上。所以順便也告訴那些,自己覺得努力卻沒有報酬,覺得沒有伯樂,或總是看著別人成功卻搞不懂自己為什麼不在那裡的人,或許可以想想,自己對他人展現了多少可靠度?當遇到一個像自己這樣的人,你願不願意把重要的未來托付給他?

 

不同的人需要的可靠方式是不同的,過去我作為技術人員,盡量不要去談生意上的事情,務求把正確的技術,在妥善的資源應用下,適當地解決問題,是我的專業。但這樣的專業是要能防範未然,事先想清楚如何控管資源,如何達成目的,要完成這樣的使命,勢必要花不少時間。

但作為業務人員時,重點是要能夠在有限的付出上盡量取得最多的報酬,並供應良好的服務品質,但這一切都要在分析開始之前就先決定好,所以如果想著要避掉所有的風險,那麼就無法提出客戶能夠接受的方案,但是如果提出了客戶一定能接受的方案,又相對地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這時候,如果能做到讓顧客信賴,在雙方的風險上就較能夠取得好的平衡點,也較有機會讓雙方獲得良好的結果。

現在我做了不少吃虧的生意,是因為還沒有人認為,我提供的服務之於他人,有更好的價值,畢竟我沒有表現出來足夠的可靠感。

我只懂得什麼樣的產品才是好的產品,但過去一年來的努力,除了怎麼動手做以外,怎樣妥善運用資源,讓自己的團隊更加地可靠,想必是我新的一年很重要的課題。這個事業我會一直作下去,這樣的反省我也會一直作下去,同時我也不打算放棄對誠實跟責任的堅持,而是努力將可靠感也附加上去。就算不見得可以把自己雕琢成成功的創業者,但是,只要持續進步,我相信一定能找到方法,讓事業成功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派大星 的頭像
    派大星

    派大星練功房

    派大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